close

春季展望科普演講,講的是科學的東西
請來的演講人是科學界的教授們
我今年聽完後,得到了不同領域的不少知識
然而更令我成長的,是這些教科書上的東西之外
我看到的...科學人的態度!!

我想一般人對科學家的印象就是--厚眼鏡、一頭亂髮、手拿著燒杯或教科書喃喃自語...
甚至我去上英文課時,他們聽到我是物理系
還很直接的對我說"I know that scientists are smart but ... kind of ..., you know, ...WIERD!"
XDDDDD
不過科學家們並不全是躲在實驗室或研究室裡整天不見天日的
尤其許多學生物的、大氣水源的、或是地質科學的,都常常需要翻山越嶺才能找到一切的源頭,或是珍貴的樣本
所以科學人們也是具有相當毅力和勇氣去挑戰的!!

在許多場展望中,老師們都提到現今的科學家是如何採集數據
又是如何演算,並做出合適的理論
而要研究大氣(風、雨...),並非只像小學生般擺個空瓶和風向雞
像電影"龍捲風Twister"的那種灑入龍捲風中感應的小探測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
那些追風一族也真的要把它放在龍捲風預測路徑上...How crazy~XD
但就是這種crazy和勇氣,他們才得以分析,才能預報並減少人員傷亡!
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研究,有跑到南極去挖一顆不知道多久前掉下來,被冰封的隕石的
也有跑到亞馬遜叢林裡,冒著被野生動植物弄受傷,還有寄生蟲、蚊蠅等麻煩東西的威脅,也要取得資料回來分析研究的
也有要深深操控機器到深海,去採集那裏樣品的任務
我想,若是要描寫這些讓時代進步的人們的精神,大概可以簡單說成是
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
(怎麼跟我以前待過的某兵種隊訓很像XD)

科學界既然是一般普羅大眾的"科學"來源
那自然科學家們的發表或言論就顯得格外重要
因為若是有說錯或是不完全,就很容易造成民眾錯誤的認知,甚至是恐慌
(像是對於全球暖化這種議題,正確的宣導就更顯得重要)
但是在科學界,還是存在著許多的聲音
像是對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的抨擊,甚至是報告無用論等等
例如有人說
1.CO2和全球均溫,究竟哪個是因哪個是果?說不定是因為全球溫度升高造成CO2變多,而且就數學的比例來觀察,這個可能性還比較高一點
一邊說著還一邊秀出他所計算的CO2增加倍數和全球溫度應該上升的線性預測!
但是...CO2在大氣中的溫室效應,CO2的量和上升溫度真的是"線性比例"嗎?據我所知,自然界真的是線性的現象少之又少,就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學微積分呀!!那這個預測又算甚麼呢?
再說全球溫度"只受CO2影響"嗎?那怎麼能把其他變因剔除,然後反咬說這樣是錯的呢?
2.海水溫度上升0.1度C排放出的CO2=人類25年排放出的CO2總量,所以我們人類的影響可想而知
那根據我新學到的"正確的採樣"及"全面採樣",海水並不是均勻密度,不同區域的海水內含溶解成分也大不相同
那我可以請問這個"海",是指哪裡的海?
工業國家的海?地中海?北極海?又是多深的海呢?20m?50m?100m?100km?
這個"均溫"上升0.1度C,就真實海洋而言,要如何上升?洋流、對流、風暴的影響呢?
一句海洋均溫也太籠統了吧!!這樣的數字足以說服我們說人類排放的碳影響大氣不大?
還有一些雖與全球議題無關,卻也是反對世俗想法的
例如
1.古代的治安真的是比現代好嗎?有人提出壁畫中的孔子居然有配劍,可見古時候治安並不是比現代好
我承認古時候治安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文人劍"這種東西是存在的!
所以孔子佩劍,跟古時候治安是不是不好,根本沒關係吧~這樣亂湊因果關係,真的就能反駁了嗎?
2.DDT(強力農藥)當時被發現會殘留體內,所以被全世界禁止再製造。有人說這其實是因為O國為了要賣新農藥賺錢,所以想個理由把DDT從市場除去。
不然使用DDT(數十年後死掉吃過的人)和不再製造DDT(失去就業機會、糧食暫時性大量減少死掉更多的人)比較起來,兩權相害取其輕
應該繼續使用DDT才對!!
我聽他在放屁!!!
的確從"錢"的角度來看使用DDT好像比較好,但是做科學眼光要放遠阿~~
不使用DDT,只要撐過頭幾年,往後所有的生活都不必再擔心會吃到DDT,而且對全人類有用
利用幾年的成本換往後forever,怎麼會不划算?雖然生命不能這樣比較,但是不使用DDT依然是明智的選擇吧!

我自己就有聽到許多這種的聲音,雖然我不是大科學家不能說甚麼
但是就我自己的能力,也足以看出當中的許多瑕疵
有些話我真的越聽越氣,身為有權威有名聲的人,怎麼可以指著別人的不是時,卻用了如此荒誕的理由?
別忘了一隻指頭指向別人時,還有4指是指向自己的啊!!
適度保持懷疑或討論空間是好的,但若是甚麼都說成陰謀論,甚至將這種觀念散播
我想這都不是身為一個科學人該有的態度!!
(呼呼~~氣死我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被他洗腦~~~消氣消氣~~)
一個科學人就是要客觀的分析,拿出真正的專業來看數據資料,看出一般人看不出的意義才對呀
自己人打自己人還打的這麼難看,真是連我這種超小咖都聽不下去了!!(我有內建防洗腦裝置:D)

我看過一部電影"Number 9",是動畫鬼才提姆波頓的作品
當中被分為9片的人性中,Number 2就是科學家的代表
很明顯的可以看到2號就是一個不受世俗觀感影響、勇敢、並冷靜分析事情的人
主角9號最後知道自己的使命,也是受到2號的引導,唯有2號在這個恐怖的世界裡出一個真相(可惜很早就領便當了>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鳥鴻 的頭像
    鳥鴻

    熱愛科學的貓頭鳥

    鳥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