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是個白天陰雨的天氣,早上出門時還要騎車
我穿了一件蠻大的外套...
結果整個就出大太陽啦!!!熱死我了!!!
題外話結束
總之晚上到了會場時,我1735左右去拿票,想說一定會拿到前面的號碼
拿到後我一看...333號!!!
今天已經有這麼多人來了嗎!?
不過這也代表這很受矚目吧!!
這是好事呢~

今天的主講者是張智北教授,主講天氣與氣候的變化
他與科學月刊創辦人林孝信教授在美國認識,科學月刊初刊封面還是張老師的idea
這場的開場,就在林教授簡短說幾句話後開始

張智北老師是位相當傑出的人,得過許多的獎項和殊榮
在氣象領域中擁有許多貢獻
然而今天的開始卻完完全全出乎我的意料
張老師講述他的過去,高中被記過,大學打橋牌、蹺課
到美國讀書後,甚至還曾經考慮賣牛肉麵!
最後才終於"回歸正途",拿書起來,重回氣象的懷抱
然後一舉成為氣象之星XD
我想雖然這跟他的聰明才智有關,但是這同時也代表一件事
"開始永遠都不嫌晚"
用年紀等等來侷限自己學習,這就是一個相當大的反例!!
只要開始踏出那一步,他都做到了,我們誰會不行?
離題了(拉回拉回)

張老師是一個思考相當嚴謹的人,邏輯觀念相當強
所以他在講今天的主題時,除了講出他的想法外
也說了一些簡單的科學,希望讓大家能從頭開始有個基本概念
當然也許這對一般人來說有些困難了,但對於在科學類打滾的我來說
學到超多東西的!
我的本子寫得滿滿的,簡直跟聽課一樣了XD
扣掉前面介紹降雨類型之類的
其實整理一下就會發現,他說和全球變遷相關的主要有幾點
1.海洋的影響(洋流、聖嬰、海洋均溫)
2.大氣的影響(季風、暖心(冷心)、北極震盪)
3.海洋和大氣之交流(環流、帶動)
張老師的意思是:
大自然是複雜且奇喵的
1.2.3都可能影響全球氣溫或是變遷
單看任何一種都不夠完整
所以現在的蝦咪"最近10年統計","921以來的紀錄"等等
其實取資料的尺度都太短
就像大西洋震盪,約70年的資料才看出來
所以新聞媒體的資料都不需要太片面的相信

但是他依然認為全球暖化是值得注意的現象
無論幅度多大,全球暖化是必會造成全球性的影響
所以節能減碳等等還是要努力去做,為我們生活的環境盡一份心

張老師相當厲害,結束後孫老師也說
他讓我們對一些迷思有新的認識!
不僅如此,我也從這場演講學到新的東西
就像:
培養科學"觀念"遠比培養科學"知識"重要
我們必須知道:What we know?
What we don't know?
What we know we know?
What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這真的是值得我們省思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鳥鴻 的頭像
    鳥鴻

    熱愛科學的貓頭鳥

    鳥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